今年以來,山東能源魯西礦業彭莊煤礦以“掘進質量效率提升年”活動為契機,強化掘進隊伍建設和設備管理,不斷優化施工工序和勞動組織,按下快速掘進“加速鍵”,常態化保持半煤巖巷道掘進日單進8米、月單進240米的優異成績。

“核心設備”效率倍增
該礦將加大設備投入作為提升掘進速度的“先手棋”,為快速掘進作業線配備大功率半煤巖掘進機,并作為“核心設備”進行提級管理,組織業務科室和區隊開展全面寫實,梳理影響設備高效運轉的各類因素,確保設備運行效率最大化。
在掘進機安裝“機載式液壓前探梁”臨時支護裝置,實現機械化支護作業,原來需要15分鐘完成的人工臨時支護環節,在配備機載臨時支護裝置后僅需2-3分鐘即可完成,支護效率顯著提升。同時,通過實施集裝箱單軌吊“一站式”運輸,將支護材料一次性運輸至迎頭,相比原來人工轉運,在降低職工勞動強度的同時,節約用工1人,縮短轉運時長約20分鐘。
為降低各類設備的故障率,該礦掘進工區實行強制檢修制度,規定每天檢修時間不低于3小時,并建立掛牌包機責任制,區隊班子成員分別對迎頭“核心設備”進行包機管理,針對日常運行、檢修維護保養等情況開展不定期盯靠檢查。
“最佳搭檔”互促雙豐
為激發“核心員工”作用發揮,該礦綜掘工區實行崗位知識理論化、現場技能實踐化、考核考評精準化工作法,對掘進機司機、支護工、卸壓鉆孔工、維修工等“核心員工”實行季度獎勵激勵政策,讓他們挑大梁、擔重任、得實惠,并通過立標、對標、追標,激勵區隊職工向先進看齊,提升干勁、鼓舞斗志,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。
結合各掘進工作面實際條件,科學制定《掘進進尺差異性臺階單價考核制度》,將班組各項工程任務節點細化到每日,以“日”為單位進行剛性考核,對優秀班組進行獎勵。通過良性競爭,從根源上提高人均工效,保障掘進效率穩定提升。
“我們還根據生產班每名職工的性格特點、身體狀況和操作工序熟練程度等情況,在支護施工工序上找出‘最佳搭檔’,形成最默契的施工組合。”綜掘工區區長張開強介紹,“通過現場寫實發現,推廣使用‘最佳搭檔’工作法以來,在半煤巖巷道施工中,工效提高20%,實現了安全互保、質量互補、工效共提的良好局面。”
據了解,該工區“最佳搭檔”工作法實施以來,人均工效大幅提高,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優良,人員違章率進一步降低,實現了安全生產,個別班組還被評為“明星班組”,享受到一個月“榮譽餐”的特殊優待。
“質量標準”內涵提升
該礦將安全生產標準化作為礦井的基礎工程,堅持“樸素、精細、精益”的工作標準,夯實本質安全環境基礎。綜掘工區制定下發《低標準考核管理制度》,將“一次做對、一次到位、一次成巷、一勞永逸”作為施工標準,避免出現返工問題,形成了“高標準、強執行、嚴細節”的管理模式。
在支護質量方面,該工區實行巷道線性管理,以激光束控制巷道成型,按照錨桿一條線、錨索一條線、巷道成型一條線標準化施工,根據巷道實際情況定制了頂部兩種規格經緯網,網邊采用“穿條式”直連網方式,相比傳統連接作業節省時間10-15分鐘,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,進一步保障了巷道成型。
“‘十條線’掘進標準化模式,不僅讓生產現場達到了設備整潔、管線整齊、環境清新的動態標準,職工的規范操作和安全意識也得到全面提升,現場作業環境持續向美化亮化、樸素化、健康化邁進。”彭莊煤礦黨委書記、礦長茹新華表示。